
发电机故障分析:中性点接地方式的选择!
2018-08-07 12:07 点击:929
发电机故障分析:中性点接地方式的选择!发电机是指将其他形式的能源转换成电能的机械设备,它由水轮机、汽轮机、柴油机或其他动力机械驱动,将水流,气流,燃料燃烧或原子核裂变产生的能量转化为机械能传给发电机,再由发电机转换为电能。 发电机在工农业生产、国防、科技及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发电机的形式很多,但其工作原理都基于电磁感应定律和电磁力定律。因此,其构造的一般原则是:用适当的导磁和导电材料构成互相进行电磁感应的磁路和电路,以产生电磁功率,达到能量转换的目的。
1832年,法国人毕克西发明了手摇式直流发电机,其原理是通过转动永磁体使磁通发生变化而在线圈中产生感应电动势,并把这种电动势以直流电压形式输出; 1866年,德国的西门子发明了自励式直流发电机; 1869年,比利时的格拉姆制成了环形电枢,发明了环形电枢发电机。这种发电机是用水力来转动发电机转子的,经过反复改进,于1847年得到了3.2KW的输出功率; 1882年,美国的戈登制造出了输出功率447KW,高3米,重22吨的两相式巨型发电机; 1896年,特斯拉的两相交流发电机在尼亚拉发电厂开始劳动营运,3750KW,5000V的交流电一直送到40公里外的布法罗市。 发电机单相接地危害及采用不同中性点接地的目的 由于发电机及发电机端所连接设备和装置存在大小不等的对地电容,当发电机组发生单相接地等不对称故障时,接地点流过的故障电流即上述对地电容电流。该电流一般为数安或数十安。发生故障时,故障处产生弧光过电压,将损伤发电机定子绝缘,造成匝间或相间短路,扩大事故范围,严重的将烧伤定子铁芯。一旦烧伤铁芯,由于大型发电机定子铁芯结构复杂,修复困难,所以停机时间更长。如果说定子绕组绝缘损坏和单相接地故障是难免,由此而殃及定子铁芯则应该尽量避免,为此应设法减小定子绕组单相接地电流,同时缩短故障的持续时间。 当发电机外部元件发生单相接地故障等不对称性故障时,同发电机内部故障一样,将对发电机和其他设备造成伤害。 而中性点的接地方式,直接影响到单相接地弧光的产生和限制力度。发电机中性点采取不同的接地方式,主要目的是防止发电机和其他设备不受损害,具体有以下几方面: ①.限制故障时定子一点接地电流,防止产生电弧烧伤铁芯; ②.限制故障时的稳态和暂态过电压,防止设备绝缘遭到破坏; ③.提供接地保护,准确灵敏的发出信号或有选择性的断开故障发电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