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子急性肝、肾损伤 湖北人罗先生只身来金华浦江打拼,是浦江县新光村“廿玖间里”乡村旅游创客基地的一名驻唱歌手。 8月底,他带着老婆和孩子到朋友家附近的山里玩,看到山上长着一些野蘑菇,便采了一些回家。 罗先生的老婆说,食用之前,他们也怕蘑菇有毒,就采用了老家鉴别野蘑菇是否有毒的土办法:“把野蘑菇和大蒜放一起煮,如果大蒜变色了,就表示野蘑菇有毒,要是没变色就是没毒的。” 当晚,鉴别采来的蘑菇没变色后,罗先生与妻子、母亲便把蘑菇做成蘑菇汤,美味可口的蘑菇汤引得大家胃口大开,罗先生更是一口气喝了不少。 刚开始,大家都没感觉有什么不对。不料,第二天,家里人陆续出现恶心、腹泻、头晕、乏力症状,罗先生更是出现了呼吸困难、腰部酸痛等症状。

3天花去6万 记者联系上罗先生家人。目前,罗先生和他妈妈仍在金华中心医院治疗。 记者了解到,31号那天晚上,罗先生和老婆、妈妈一起吃的蘑菇汤,还给小孩吃了一点点。食用后,罗先生、妈妈和老婆相继出现中毒反应,小便拉不出来、恶心、眩晕、呕吐。好在小孩和老婆都吃得少,经过检查无碍。 罗先生刚进来时医生说没那么严重,一个疗程就能治好,花个几万块应该能搞定了。没想到治疗了一个疗程,指标还没恢复,接下来可能还要继续透析。他说明天如果指标继续上升,又要上机透析血,透析三天一疗程就是3万,他跟妈妈两个人就是6万,短短几天已经花费近7万了。为那一口汤,他懊悔,心里从没这么绝望过。 医生:大蒜鉴别毒性实在荒谬
奉劝大家别尝试野蘑菇 急诊科主任张璐介绍,罗先生一家用大蒜鉴别野蘑菇是否有毒的方法实在荒谬。野蘑菇种类很多,在众多的野蘑菇中有一部分为毒蘑菇,由于毒蘑菇和可食野蘑菇在外观上很难区别,在野外杂生情况下极易混淆,而坊间一些鉴定有毒蘑菇的土办法也是有限且不通用的,所以很容易误食毒蘑菇。 目前,已报道的毒蘑菇种类达到400多种。蘑菇中毒根据临床表现主要分为8种类型:胃肠炎型、急性肝损害型、神经精神型、溶血型、光敏性皮炎型、急性肾损害型、横纹肌溶解型和混合型,“在这些美丽外表下,往往许多是含有有毒物质的致命杀手。即使是具有丰富经验的专业人士也不一定能鉴别,奉劝大家不要去尝试品尝野外采摘的蘑菇。” 毒蘑菇中毒症状 ● 误食毒蘑菇后,引起的精神症状主要表现为:流涎、流泪、潮热、谵妄、精神错乱、幻视幻听等,如抢救及时死亡率低。 ● 如果是引起脏器中毒损伤的毒蘑菇,中毒后病情凶险,死亡率高,多数病人都是由胃肠型中毒后,部分毒肽进入内脏,引起肝、肾、脑、心等实质性脏器损害,以肝脏损害最为严重,表现肝肿大、转氨酶升高、肝坏死等。 ● 毒蘑菇中毒的临床表现还有可能会出现“假愈期”,即经相应治疗后,症状逐步缓解甚至消失,但在一两天后,病情会迅速恶化,致使患者出现以肾衰竭为主的多器官衰竭。 6~10月是野生菌生长的旺盛期。因毒蘑菇种类繁多,其鉴定需要丰富的专业生物分类学知识,即使有采摘食用习惯的人员也很难识别。 ● 对于野生蘑菇,最好是不采、不买、不卖、不食,以防中毒。 ● 如果食用野生蘑菇后,出现恶心、呕吐、剧烈腹泻、腹痛和视力模糊等症状,就应该高度怀疑是野生蘑菇中毒,必须马上就医,否则可能会错失最佳治疗期。 ● 如在中毒初期症状出现缓解时,仍应在医院积极接受治疗,观察一段时间,确保病情稳定好转。 不认识毒蘑菇? 一起看看下面的图片见识一下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