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五金圈

微信扫一扫
关注五金圈

当前位置:首页 » 五金头条 » 安全生活

“限塑”10年为何未见明显成效?

2018-07-05 20:21:54来源:工人日报已被 658 人阅读      0人评论

内容摘要:10年过去了,一次性塑料制品在生活中仍随处可见,塑料袋在超市、餐饮和农贸市场上依然使用频繁,电商、快递、外卖中的塑料包装用量快速上升。“限塑令”下,塑料袋不见减少,难见成效?
   2007年底,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通知规定,从2008年6月开始,在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使用超薄塑料袋,并将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   此后,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内的塑料购物袋均明码标价,单独收费。至今,这项号称“限塑令”的通知已实施整整10年。   然而,10年过去了,一次性塑料制品在生活中仍随处可见,塑料袋在超市、餐饮和农贸市场上依然使用频繁,电商、快递、外卖中的塑料包装用量快速上升。“限塑令”下,塑料袋不见减少,难见成效?   “限塑令”形同虚设   记者在北京走访发现,在大型商场、超市,限塑令能够得到较好执行,但自带购物袋、不使用塑料袋的顾客仍是少数。在北京大钟寺的家乐福超市,记者发现,自己带购物袋的消费者很少,而大多数人不吝于多花两三角钱买塑料袋购物。   而在菜市场、临街小商铺、街边小摊点等“限塑令”的死角,超薄塑料袋仍是“零成本”使用。在北京西三旗的农贸市场上,记者发现小摊贩仍免费为消费者提供塑料袋。   “我们这种小摊子,到处都是,如果加收塑料袋的费用,估计顾客扭头就走。为了争取顾客,都是免费,而且塑料袋子的质量还要好一点的。”一家卖水果的老板对记者说。记者了解到,这家水果店每天至少需要消耗四五捆(每捆50个)塑料袋。   在回龙观附近的一个早点摊上,塑料袋同样是不要钱随便用。由于塑料袋质量很差,记者看到一位顾客打包一份馄饨用了3个袋子,另外两根油条使用了2个塑料袋。而早点摊周边区域,用过的塑料袋散落满地。   存量难减,增量难消   环保公益律师王晓明对记者说,“限塑令”的主要目的是通过价格杠杆提高大众环保意识,而10年来,物价增长数倍,塑料袋仍很便宜,这种价格并没有发挥到杠杆的作用。另一方面,多数塑料袋的批发价格每个仅为几分钱,均远低于超市、商场收取的费用。在有利可图的情况下,这些商家减少使用塑料袋的动力不足。   塑料袋用起来方便,暂时还没有更好的替代品,这也使得“限塑令”难以奏效。在海淀区上班的蒋文峰说:“下了班,买一块肉,买一点水果蔬菜。从上班地点回去,一般没有人准备袋子去买。我们上班族不像退休的老年人,从家备着袋子去。”   存量难减的同时,一次性塑料用品在外卖、网购、快递行业被广泛使用,让“限塑令”面临新的挑战。国家邮政局发布的《中国快递领域绿色包装发展现状及趋势报告》显示,2008年至2016年,我国快递业消耗塑料袋从82.68亿个增至约147亿个。据公开数据,国内三大外卖平台日订单量2000万左右,而1单至少使用一个塑料袋。这些产业近年来飞速发展,使得“限塑令”大打折扣。   “限塑令”为何难收效   “目前的‘限塑令’仅仅是在消费端加收费用,这是不够的。”对于“限塑令”遭遇的尴尬,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陈忠云表示,应该在政策制度和执行层面,建立起一个从塑料袋生产、销售到回收的完整生态链,用更多元的市场手段,在最大限度降低社会成本的前提下,控制白色污染。   对于“收费杠杆”失灵,还有人提议,不妨将“限塑令”改为“禁塑令”,在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   但也有观点认为,日常生活中,一次性塑料制品具有巨大需求,这源于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单纯依靠“限”与“禁”并不能解决全部问题。应该从学校教育、公共宣传入手,提升居民的环保意识。   施行10年,“限塑令”并没有起到理想的效果。看来已经到了迫切需要修订、重新思考如何治理白色污染的时候了。
TAG: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阅读推荐

为了销量,英国百货公司搞智能家居展厅

建筑五金起始于打铁铺、铜匠店及锡匠店等手工作坊。中国在唐代就有了制钉的作坊,由手工打制钉、门闩、锁、门环等。但因古代建筑多采用木质和石质结构,建筑五金在过去几千年中发展很慢。

为了销量,英国百货公司搞智能家居展厅

净化蓝天 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即将启动

为了销量,英国百货公司搞智能家居展厅

这一年里,多少智能锁人为了那个不知道方向的“钱景”,挤得头皮破血流也要进来分一杯羹;多少智能锁人抱着“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的心态,誓死也要在智能锁行业干出一番事业;又有多少智能锁人怀揣着对锁具无法割爱的情怀,即便知道前方是万丈深渊,亦或是刀山火海,也要忍着痛往前奔跑……

为了销量,英国百货公司搞智能家居展厅

文章摘要:总结2018年的上半年,中国家居业的这些“关键词”值得重视与深思。

为了销量,英国百货公司搞智能家居展厅

近期,浙江省桐庐正华文化用品有限公司、温州嘉然恒文具有限公司等21家企业陆续向省质监局主动提交了召回计划,决定对其生产的共

 
QQ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