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五金圈

微信扫一扫
关注五金圈

当前位置:首页 » 五金头条 » 安全生活

夏季吃鱼 小心组胺中毒

2018-08-10 09:14:42来源:中国医药报已被 919 人阅读      0人评论

内容摘要:夏季炎热容易滋生细菌,鱼类若贮存不当就会感染细菌,这些细菌会把鱼肉中的组氨酸转化成组胺,一旦食用组胺含量高的鱼类便会引起人体组胺中毒。那么什么是组胺?该如何避免组胺中毒?记者就此采访了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系主任马冠生。
  夏季炎热容易滋生细菌,鱼类若贮存不当就会感染细菌,这些细菌会把鱼肉中的组氨酸转化成组胺,一旦食用组胺含量高的鱼类便会引起人体组胺中毒。那么什么是组胺?该如何避免组胺中毒?记者就此采访了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系主任马冠生。   什么是组胺?   答:组胺属于一种生物胺,广泛存在于人体组织中。当机体受到理化刺激时,会引起含组胺的细胞脱颗粒,导致组胺释放,与靶细胞上的组胺受体结合后就会产生生物效应,包括毛细血管扩张、血压下降、支气管痉挛、头痛、腹泻、皮疹等一系列过敏症状。    除了来自身体内的组胺,一些食物中也含有组胺。食物中组胺的最主要的来源是鱼类,鱼肉中的组胺是由细菌分泌的组氨酸脱羧酶将鱼体内的游离组氨酸降解产生。    公式 摄入过多组胺会怎样?    答:人体一旦摄入过多组胺,可引起毛细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强以及支气管收缩,导致一系列与机体过敏反应相似的中毒症状,包括脸红、头痛、心慌、胸闷、血压变化甚至休克等,严重者可能危及生命。一旦出现组胺中毒症状,应及时进行催吐、抗过敏等对症处理。   为何吃鱼易导致组胺中毒?   答:鱼类与畜禽肉相比更易腐败变质,鱼类一旦死亡,其组织中含有的酶就会使鱼体发生自溶作用,细菌迅速繁殖。其中某些细菌分泌的脱羧酶可使氨基酸脱羧基产生生物胺类物质,组胺便是这些生物胺里毒性较强的一种。组胺含量和鱼的新鲜程度有关,鱼体不新鲜或腐败时,鱼体污染的细菌增多,产生组胺往往也较多。   哪些鱼属于高组胺鱼类?   答:组胺的产生有两个条件:游离组氨酸和产组胺的细菌。鲐鱼、鲹鱼、竹荚鱼、鲭鱼、鲣鱼、金枪鱼、秋刀鱼、马鲛鱼、青占鱼、沙丁鱼等青皮红肉的海水鱼,体内含有丰富的游离组氨酸,并存在产组胺的微生物,在适宜条件下极易产生组胺,属于高组胺鱼类。   我国关于鱼类中的组胺限量   标准是如何规定的?    答: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鲜、冻动物性水产品》(GB 2733-2015)规定:“高组胺鱼类每百克中组胺含量不得超过40毫克,非高组胺鱼类每百克中含组胺不得超过20毫克。”   如何避免组胺中毒?   答:首先要保证鱼类新鲜。腐败的鱼即使加热食用,依然可能导致组胺中毒。   买回来的鱼要及时吃,如需储存,也应放在低温环境中。低温条件下,细菌生长缓慢,脱羧酶活性也较低,有利于减缓腐败过程和组胺生成。   冷冻鱼的解冻方式对组胺含量也有影响,一般置于冷藏条件(0℃~4℃)缓慢解冻有利于减少组胺产生,同时可以较好地维持鱼肉组织结构,减少汁液流失,保持良好口感。   容易产生组胺的青皮红肉鱼类,更需要确保新鲜,存放前彻底刷洗鱼体、去除内脏,烹调时加入少许醋,可有效降低组胺含量。
TAG: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阅读推荐

为了销量,英国百货公司搞智能家居展厅

建筑五金起始于打铁铺、铜匠店及锡匠店等手工作坊。中国在唐代就有了制钉的作坊,由手工打制钉、门闩、锁、门环等。但因古代建筑多采用木质和石质结构,建筑五金在过去几千年中发展很慢。

为了销量,英国百货公司搞智能家居展厅

净化蓝天 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即将启动

为了销量,英国百货公司搞智能家居展厅

这一年里,多少智能锁人为了那个不知道方向的“钱景”,挤得头皮破血流也要进来分一杯羹;多少智能锁人抱着“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的心态,誓死也要在智能锁行业干出一番事业;又有多少智能锁人怀揣着对锁具无法割爱的情怀,即便知道前方是万丈深渊,亦或是刀山火海,也要忍着痛往前奔跑……

为了销量,英国百货公司搞智能家居展厅

文章摘要:总结2018年的上半年,中国家居业的这些“关键词”值得重视与深思。

为了销量,英国百货公司搞智能家居展厅

近期,浙江省桐庐正华文化用品有限公司、温州嘉然恒文具有限公司等21家企业陆续向省质监局主动提交了召回计划,决定对其生产的共

 
QQ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