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网友猫友七七爆料,6月17日自己在合肥淮河路步行街一家餐厅里吃饭时,坐沙发凳子时半根牙签直接扎进了屁股,自己找到餐厅负责人要求讨个说法,商家表示牙签不是自己插的,他们可以提供监控,要求顾客自行报警,寻找当事人处理。
2017年5月,安康市汉滨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查处了某餐饮公司使用“地沟油”加工食品案,查获半成品油脂及火锅底料300余公斤,抓获嫌疑人6名。
记者6月20日从陕西省食药监管局了解到,为规范食品安全管理人员的管理,该局制定了《陕西省食品安全管理人员管理办法》,现面向社会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稿明确,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要求设置专职或者兼职食品安全管理人员,负责制定本单位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推动本单位建立完善的食品安全保证体系,对本单位的食品安全工作负直接管理责任。
6月20日,荆州市食药监局官网发布公告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等规定,市局近期组织抽检肉制品,饮料,方便食品,速冻食品、蜂产品,粮食加工品,淀粉及淀粉制品,水产制品,糕点9类共计31批次,抽样检验项目合格样品31批次。
今年,食品保健食品欺诈和虚假宣传整治工作已列入省食安办工作重点和省政府对各市食品安全工作年度考核内容。自2017年7月全省组织开展整治行动以来,已累计出动执法人员29.2万余人次,监督检查生产经营单位28.7万余家次,发现排除风险隐患6022家次,立案处罚3176件,移送公安立案562起,追究刑事责任289起,罚没款6544万元,查获不符合要求的食品保健食品55249公斤。整治行动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近日,被众多乳企“追捧”的网红小白奶引发消费者的质疑。那么,小白奶到底是一款什么样的牛奶?作为网红牛奶,它的生命周期能否长久?对此,业内人士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小白奶作为一款创新产品,给了消费者不同的选择,但是,小白奶就是一款常温奶,与新鲜不沾边。
6月19日,中国海关发布的《2018年5月未准入境的食品化妆品信息》显示,检出质量安全项目不合格并未准入境的食品169批,其中960千克德运全脂纯牛奶因包装不合格被要求退运或者销毁。这是自去年8月以来,德运乳品第六次被拒入境。
6月20日,记者从浙江省食品保健食品销售欺诈整治行动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该省采取“神秘抽检”等多种措施,加强对网络食品保健食品的监管。
6月6日,云南省食品药品监管局下发《关于加强餐饮环节过桥米线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将从严格落实监管责任、督查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发挥行业协会作用三个方面,进一步规范过桥米线餐饮服务单位的经营行为,提升过桥米线质量安全水平。
2016年颁布实施的《网络食品安全违法行为查处办法》首次提出,采用“神秘买家”制度对网络食品进行抽检。近两年来,各地积极探索推进“神秘买家”抽检制度,该制度在保障网络食品安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神秘买家”为何要保持神秘性?怎样保证“神秘买家”抽检制度合法公正?在推行该制度时,各地遇到了哪些困难?怎样应对这些困难和挑战?本报记者对此进行了深入采访。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省食药监局食品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工作部署,严防、严管、严控食品安全风险,保障人民群众饮食安全,宝鸡市从6月中旬开始,集中半月时间,在全市开展食品安全风险隐患排查专项治理行动。
按照《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关于做好2018年粮食质量安全监测和质量会检有关工作的通知》要求,近日,山西省粮食部门对2018年度收获小麦、玉米、大豆质量安全监测、国家质量会检及质量调查和品质测报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
今年4月,海口市美兰区食药监局执法人员在对美兰何记冻品店回访时发现,该店此前因存在食品未建立食品进货查验记录被责令整改,然而在回访时,该店仍逾期未整改。近日,美兰区食药监局依法对该店处5000元罚款。
农业农村部农情调度数据显示,根据各地实打实收进展,目前小麦收割面积近九成,夏粮丰收已成定局。当前,农业生产受到农产品价格“天花板”压顶和生产成本“地板”抬升的双重制约,遇到农产品供求结构失衡、生产成本过高、资源错配及透支利用、天气条件不利等问题,夏粮生产迎来又一个丰收年景,来之不易。
6月19日,黑龙江省食药监局发布最新一期食品安全抽检信息,通报了4批次不合格食品,涉及糕点,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调味品,消费者在购买食用的时候需留意,谨防买到不合格食品。
近日,记者从潍坊市食药监局获悉,为加强潍坊餐饮食品安全,潍坊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开展了2018年潍坊市4月份餐饮食品安全专项抽检,随机抽检了大米、植物油、酱油、食醋、酱腌菜、发酵面制品、熟肉制品、肉冻皮冻、餐饮具等共12类,共400批次,检测项目包括铅、汞、黄曲霉毒素B1、酸价、过氧化值、铬等120项。经检测,合格样品381批次,不合格样品19批次,合格率为9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