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甘肃省定西市公安局成功破获一起以“添加微信好友卖茶叶”为幌子的特大新型网络诈骗案,抓获犯罪嫌疑人79人,现场收缴作案电脑190多台、手机200多部,经初步梳理此案在甘肃省内涉及诈骗金额211万余元。
2018年6月14日,台湾地区“卫福部”发布卫授食字第1061304033号公告,预告修订“包装食品含转基因食品原料标示应遵行事项”第四点、“食品添加物含转基因食品原料标示应遵行事项”第四点、“散装食品含转基因食品原料标示应遵行事项”第四点及“直接供应饮食场所食品含转基因食品原料标示规定”第四点草案。
近日,一句“中国白开水厉害得不得了”登上微博热搜榜。意大利留学生王小龙力推中国开水,普普通通的开水被传得神乎其神。而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消化内科专家晏维副教授却说,多喝水就行了,没有文献表明白开水有更大好处。
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研究所生物学研究中心高级工程师姜韬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对科学研究,任何人都有知情和质疑的权利,但具有学术价值的质疑,只有懂行的人才可能提得出来。
19日起,长沙正式启动了2018年食品生产领域跨部门“双随机、一公开”联合抽查工作,即行政部门在市场主体的监管过程中随机抽取检查对象,随机选派执法检查人员,抽查情况及查处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开,从源头加强了食品安全监管。
为落实“四个最严”和国务院《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关于“2020年在全国建立起比较完善的食品药品企业分级分类监管体系”的要求,进一步提高保健食品安全监管效能和水平,推进保健食品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建设,天津市市场监管委依据相关规定与要求,结合天津市保健食品生产企业实际,日前制定并印发了2018年天津市保健食品生产企业量化分级分类管理工作实施方案。
6月7日,南国都市报记者对海口市场所销售的部分红糖馒头随机买样送检。所抽检的7个样品中,海口琼山区柳老洲餐饮店所销售的红糖馒头检出甜蜜素。13日,海口市食药监局高度重视,组织四个区对各辖区内的“红糖馒头”店全面排查并做监督抽样。食药监部门表示,待检验报告结果出来后,将根据结果,对存在违法行为的商家作进一步处理。
端午节将至,粽子消费日渐升温,也将迎来3天小长假出游小高峰。为了让广大消费者度过一个安全、祥和的佳节,太原市消协发布端午节消费警示。
连日来,记者走访了西安部分商场、超市和早市,发现大多数商场、超市及一站式购物商业综合体均能严格遵守“限塑令”,但在一些早市及菜场,许多不合格的塑料袋仍屡禁不止。
近日,淄博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淄博市2018年5月份行政处罚信息公示》,对涉及各区县的一批行政处罚案件进行曝光。其中,淄博茂业百货股份有限公司因经营过期食品,被主管部门依法没收违法所得及涉案食品,处罚款人民币50000元。
近期,江苏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了《关于476批次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信息的公告(2018年第21期)》,涉及南通生产的海蜇丝、墨鱼干、白酒等不合格食品。12日,市食药监局对外公布了不合格食品风险控制情况。
6月13日,中国裁判文书网公布了一起发生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回族自治州呼图壁县的转基因玉米制种案,涉案农田2890亩,122户农民遭遇玉米制种“陷阱”。呼图壁县人民检察院对该案提起公诉。
台当局消保部门近日调查全台湾47家钓虾场虾类质量,发现虾品不合格率超过2成,比卫生农政单位检测的不合格率还高,其中有虾品被验出抗生素羟四环霉素超标15倍,甚至发现不允许检出的抗生素四环霉素,民众食用后恐引发过敏反应,建议到钓虾场食用虾,一定要清洗干净,避免生食、食用虾头。
6月13日,汕头市质监局官网通报2018年第二季度食品相关产品监督抽查情况。通报称,为加强汕头市生产环节食品相关产品质量安全监督工作,汕头市质监局组织开展2018年第二季度食品相关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工作,主要抽查一次性塑料餐具、食品用塑料容器、食品用塑料膜(袋)等食品相关产品。抽查范围为汕头市食品相关产品获证企业。
十年来,“限塑令”限而不绝,一些场所塑料袋肆意流通的旧难题还未解决,因快递、外卖等新业态的兴起反而又形成了新的巨大增量。“限塑令”的尴尬的背后,消费者的便利需求、塑料袋替代品的高成本、塑料回收体系的不完善等因素,也都在掣肘着“限塑令”。但一次性塑料问题终究还是要大力解决的。在海南,全面禁止产销使用一次性塑料袋和塑料餐具已经被提上了日程。
后厨卫生状况不佳,未按要求设置“防鼠、防虫、防蝇”设施;食品加工操作不规范,未落实进货查验记录,甚至连《食品经营许可证》都是伪造的!近日,位于阳翟社区卿朴村的中铁22局集团厦门工地食堂因存在种种违法违规行为,被同安区祥平市场监督管理所开出了5000元的罚单。
一年时间里,山东省各级食药监管部门严格执行“三小”条例,共检查“三小”经营者214326户次,开展监督抽检14098批次,合格率95.8%。如今,全省“三小”经营规范化水平明显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