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外卖作为餐饮服务市场的新兴业态,经历了从电话订餐、网站订餐再到移动手机APP订餐的快速发展历程。得益于国家“互联网+”发展战略的实施、智能手机与移动支付的普及,我国网络餐饮服务市场发展处于全球领先地位,并在丰富消费者的就餐选择、满足不同消费场景下的就餐需求、促进就业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传统餐饮服务叠加了互联网之后,它的运作逻辑改变了吗?我们应该怎样看待网络餐饮服务?对于网络餐饮服务,在食品安全治理等规制方案的设计上,需要重点考量哪些问题?本版分上下两期,对网络餐饮服务的运作逻辑、本质特征以及食品
端午节即将来临,为保障全县人民的食品安全,江西省全南县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局执法人员重点检查了粽子加工小作坊、现场制售业户以及经营户,严查其经营资质、有无使用过期原料、食品添加剂购进和使用记录等。
6月12日,湖南省冷水江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执法人员对冷水江市药店、保健品销售场所进行安全抽样检验,重点检查保健食品功效成分及标志性成分,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和消费安全。
昨天,一则温州近期查获37家早餐店红糖馒头非法添加甜蜜素,刑拘41人的消息,在网络和微信朋友圈中传播,一些谣言随之出现。对此,台州市市场监管局提醒市民,针对市场上的米面类食品都有定期抽查,市民不必过度担心。
十年前,面对白色污染问题,我国便开始推行了“限塑令”。毫无疑问,“限塑令”确实显现出了一定的效果。但“限塑令”带给人们最大的感受却是:只有大型超市里的塑料袋要花钱购买,农贸市场、小商铺里免费使用的塑料袋依然随处可见。更为尴尬的是,十年间,“互联网+”促使快递、外卖等新业态迅猛发展,塑料餐盒、塑料包装等消耗量快速攀升。在这些行业中,“限塑令”几乎形同虚设,作用也逐渐被弱化了。
截至目前,湖北已对8675家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发放生产许可证,占比47%,涉及粮食加工品、豆制品、卤制品、热加工糕点、白酒、食用植物油等品种。2017年,监督抽检生产加工小作坊4356批次,合格4039批,抽检合格率92.72%。
6月13日,记者从呼和浩特市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与呼和浩特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联合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呼和浩特市2017年共投放收集容器6000个,避免“地沟油”流入非法渠道,收集处置“地沟油”初产品近2000吨。
6月11日,2018首届区块链食品安全质量溯源高峰论坛在广州市白云区国际会议中心举办。本届论坛宗旨是探寻推进区块链食品安全质量溯源应用落地,构建行业典范。来自区块链领域和食品行业的学者、专家以及相关产业投资人等与区块链创业领袖、技术大咖,从社会民生、经济发展、国家政策、科技发展、法律法规及监管体系等各方面进行全方位的解读,为解决区块链食品安全质量溯源应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和挑战献计献策,以期推动建立规范的行业标准。
为了招揽顾客,竟在汤汁中添加罂粟壳。近日,因涉嫌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犯罪嫌疑人马某被江苏省泗洪县检察院批准逮捕。
6月13日,西宁市食药监局官网发布通告称,近期,西宁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抽检食用农产品74批次,经检验70批次合格,4批次不合格。其中:蔬菜42批次,畜禽肉21批次,水果1批次,水产品6批次合格。
黑龙江省食药监局近日制定《黑龙江省食品生产者食品安全自查及报告管理办法(试行)》,规定食品生产者应定期开展自查,及时上报食品安全风险隐患。
近日,广西壮族自治区食安办与自治区卫生和计生委、自治区食品药品监管局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有毒动植物中毒防控工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通知》,对全区有毒动植物中毒防控工作作出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