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秦淮警方接到市民举报,称有人在小区楼顶上种植了不少罂粟。洪武路派出所民警接到举报后及时出警,果然在该小区的平台上发现了众多花盆,里面种植着上百株已经结果的罂粟。经过民警走访查证,最终找到了这位私自种植罂粟的居民韩某。
生态环境部5月20日正式启动全国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保专项第一轮督查,并从全国抽调执法骨干力量组成273个组,对所有涉及到的212个地级市及1069个县,1586个水源地的环境问题进行督查。
2018年5月17日,台湾地区法源法律网消息,台湾地区行政院农业委员会动植物防疫检疫局发布防检四字第1071493481A号令发布修订《输入植物或植物产品检疫处理设施管理要点》第3点条文,并自即日生效。
今日(5月21日),河北省食药监局第79号食品抽检公告,1批次餐饮食品和2批次食用农产品检出不合格。
5月20日中午,重庆巫山县铜鼓镇发生一起疑似食物中毒事件,87人入院治疗。截至5月21日11时,已出院35人,仍有52人在留院观察。
5月18日,苏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官网发布《关于公布苏州市级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信息的公告(2018年第20期)》。本次公告的监督抽检信息共涉及6类食品119批次样品,抽样检验项目合格样品115批次,不合格样品4批次。
2018年5月18日,南京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官网发布《南京市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信息公告(2018年第19期)》。本次抽检范围涉及肉制品、豆制品、水产制品、蜂产品、食糖、饮料、蔬菜制品、乳制品、粮食加工品、食用农产品等类别,共抽检799批次,合格796批次,不合格3批次,合格率99.62%。
5月已经进入高温季节,饮用水的销售也进入旺季,为进一步改善瓶(桶)装饮用水质量安全状况,消除饮用水质量安全隐患,确保人民群众的饮水健康。5月16日,黔东南州质量技术监督局稽查局领导一行深入从江县辖区对瓶(桶)装饮用水生产企业进行现场监督检查。
从吉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官网获悉,为切实加强网络订餐监督管理,规范网络订餐经营行为,保障消费者网络订餐食品安全,敦化市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局在以创建食品安全城的工作基础上,落实“三大抓手”,进一步夯实网络订餐食品安全监管工作。
近日,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答复农工党上海市委的一份提案中透露,目前,上海已初步实现餐饮追溯系统、肉菜追溯系统、蔬菜追溯系统、阳光午餐追溯系统的对接,实现了信息的互联与查询。2018年,有关部门将大力推广应用二维码开展追溯工作,通过对食品及食用农产品贴码或应用二维码电子价签等方式,方便消费者通过扫码的方式快速便捷地获取食品安全追溯信息。
作为一种便宜又好吃的零食,辣条倍受孩子喜欢,但是其制作成本低廉,安全隐患不少。最近,国家卫健委发布辣条国标征求意见稿,将对辣条的食品添加剂有所规范。昨天,记者调查发现,一包辣条含5种调味料,9种食品添加剂。
温州市民叶先生近日拨打本报热线88868886反映,他在淘宝淘鲜达购买8件生鲜,收到后发现其中一件疑似过期。
气温高,雨水多,野蘑菇生长旺盛。长沙市食源性疾病监测结果显示,本地常见的三种致死率较高的毒蘑菇为灰花纹鹅膏菌、裂皮鹅膏菌和亚稀褶红菇。长沙市疾控中心食品安全专家提醒市民,不要随意采食野蘑菇,一旦发现误食毒蘑菇应尽早催吐,并立即到医院救治,就诊时最好携带剩余的蘑菇样品,以便辨别蘑菇种类,及早采取针对性治疗措施。
5月10日,中国海关总署副署长邹志武会见了乌拉圭牧农渔业部部长贝内奇一行。双方就召开第四届动植物卫生和食品安全技术咨询委员会会议及乌拉圭大豆、蜂蜜输华检疫准入问题交换了意见,并共同签署了《乌拉圭鲜食蓝莓输华植物检疫要求议定书》和《中国从乌拉圭输入屠宰用牛的检疫和卫生要求议定书》。
近日,兰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消费警示,随着夏天的到来,不少市民外出踏青,都忍不住采摘尝鲜,但需要格外注意的是,不要误采误食有毒野果,以免引起中毒。尤其要注意的是,马桑果和桑葚特别像,所以市民在购买时要注意,千万别买错了。
近日,旅检关员从来自台湾地区航班的入境旅客行李中截获一批莲雾,经关员现场检疫发现,该批莲雾已呈现腐败霉烂迹象,并有虫蛀痕迹,随即将该批莲雾送至初筛实验室进行进一步培养,经培养孵化,共从中发现实蝇类成虫4头。后经专家鉴定确认,该批实蝇为检疫性有害生物--桔小实蝇。
2018年5月18日,淮北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官网发布2018年第14期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信息,本次抽检7家单位8个批次的火锅底料、汤料等产品,进行了罂粟碱、蒂巴因、吗啡、可待因、亚硝酸盐等指标的检验,8批次产品全部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