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企业的重要职能之一是为社会提供基本物质资料以及可供生产加工的农副产品等初级原料,这是其他企业所不能替代的职能。正是由于这种特殊性和不可替代性,在当前新冠肺炎疫情之下,农业企业的发展受到了哪些影响、应该如何积极应对,备受关注。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近日,多地出台措施和行业指引,保障餐饮业、零售业在防控疫情的前提下有序复工。
广州宣布餐饮恢复堂食,珠海如何?记者从香洲区获悉,即日起所有餐饮服务单位均可营业,但仅能提供外卖或外带打包,不得提供堂食、桌餐。证照齐全、达到防疫要求的理发店可有序营业,但顾客须提前预约。此前,珠海宣布,奶茶、咖啡、烧烤等须暂停营业。
如今,山东的大部分饲料和屠宰企业在严格防疫的同时已经复工复产。以饲料生产企业为例,在寿光市,据畜牧部门统计,截至2月15日,39家饲料生产企业大多已复产,日产配合饲料约2150吨。
22日,湖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公布一批疫情防控“打击野生动物违规交易”专项执法典型案例。发生在长沙、益阳、永州等地的涉嫌非法经营野生动物案、涉嫌非法出售非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案、非法经营省保护的“三有”野生动物及其产品案等被通报。
从东莞市市场监管局获悉,截至目前,全市共有553家食品生产企业恢复生产,复产率达44%。其中粮油生产企业恢复生产126家,复产率达57%;规模以上食品生产企业恢复生产77家,复产率达75%;倍增计划食品生产企业恢复生产12家,复产率达80%。
对人类健康的威胁,不是野外带病毒的野生动物个体,而是将野生动物从野外捕捉到圈养环境的野生动物养殖业。
环境法学界14位专家22日就已经启动的《野生动物保护法》修法进行研讨。刚刚定稿的六项立法建议呼吁确立风险预防原则,作为决定和未来修改《野生动物保护法》的基础;除法律规定的特许情形外,禁止食用野外陆生野生动物、水生哺乳动物及其制品;对于禁食的野生动物及其制品,实行全链条的过程监管。
海南省是我国冬季重要的“菜篮子”和“果盘子”基地,截至2月13日,全省冬季瓜果菜种植面积265万亩、收获215万亩,产量达180万吨。预计到今年5月底海南本季冬季瓜果菜产销结束前,还有约290万吨瓜果菜上市,其中200万吨出岛。
海关总署、农业农村部联合发布通知称,近日,斯洛伐克、匈牙利、德国和乌克兰官方分别向世界动物卫生组织通报本国家禽发生H5N8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为防止疫情传入,禁止直接或间接从斯洛伐克、匈牙利、德国和乌克兰输入禽及其相关产品。
合理膳食能有效改善人体的营养状况,增强抵抗病毒感染的能力,有助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防治。合理膳食是由多样化食物构成的营养均衡膳食,在当下全民“战疫”的特殊时期,奶类食品的营养优势更加凸显。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年版)推荐我国居民每人每天摄入300克液态奶或营养素含量相当于300克液态奶的其他各种奶类食品。奶类食品的推荐量是根据食物多样、平衡膳食的原则,并基于食物与人的健康关系相关科学数据研究提出的。
奶制品一直被认为是益生菌的理想载体。据统计,奶制品中应用益生菌的产品比例高达74.5%,主要包括酸奶、乳酸菌饮料、干酪、乳粉等,其中酸奶又占到益生菌产品的74%。奶与奶制品已成为人们日常膳食的重要组成部分,营养全面且易被吸收,对人们健康具有重要影响。每天喝一杯益生菌酸奶已成为许多人的习惯。
近日,武汉市市场监管局印发《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要求全市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强化落实防控措施,保障食品安全。
2月21日,福建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2020年第4期食品安全抽检信息,本次公告的监督抽检信息涉及14大类食品1340批次,包括:粮食加工品、食用油(含油脂及其制品)、调味品、肉制品、乳制品、饮料、茶叶及相关制品、酒类、蛋制品、淀粉及淀粉制品、豆制品、餐饮食品(含餐饮具)、食用农产品、其他食品(地方特色食品)。合格1328批次,不合格12批次。其中,餐饮食品(含餐饮具)不合格8批次,淀粉及淀粉制品不合格1批次,食用农产品不合格3批次。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甘肃省市场监管系统加强口罩、消毒杀菌用品、抗病毒药品等防疫用品及粮、油、肉、蔬菜等生活必需品市场的价格监管,迅速查办了一批哄抬价格、不明码标价等价格违法案件,并通过提醒告诫、约谈、行政指导等多项措施,督促广大经营者恪守商业道德、依法诚信经营,与全社会一道为打赢抗击疫情攻坚战做出积极的贡献。现公开曝光一批哄抬价格、不明码标价的典型案件。
为加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米袋子”“菜篮子”安全监管,保障特殊时期百姓吃的放心,2月24日,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市场监管局出台《关于印发疫情防控期间食品安全专项监督抽检计划的通知》,部署安排疫情防控期间食品安全监督抽样检测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