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山东省食品小作坊小餐饮小小摊贩管理条例,山东烟台村里集市场监管所开展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专治整治行动,严厉打击用非食品原料生产、擅自添加药物、滥用食品添加剂、虚假标识、制售假冒伪劣食品等违法行为,全面规范我所辖区内食品生产小作坊秩序。
乐昌市一名古稀老人,竟然在自家地里播种、种植了多达3346株毒品植物罂粟。她表示,她的目的很简单,用于自家食用和喂养鸡鸭。记者昨天从乐昌市人民法院获悉,因老人自首行为,亦无主观贩制毒品意识,法庭一审判处其有期徒刑3年,缓刑4年,并处罚金5000元。
据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昨天(26日)宣布,从7月1日起,下调原产于孟加拉国、印度等亚太贸易协定国家的进口货物的关税,适用《〈亚洲-太平洋贸易协定〉第二修正案》的协定税率,其中大豆的进口关税从3%下调到零。
6月26日,梧州市食药监局官网发布公告称,近期,梧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抽检梧州市食用农产品255批次样品,抽样检验项目合格样品248批次,不合格7批次。
从某知名电商平台购买的106盒粽子里,发现6盒出现不同程度的发霉、生蛆问题。6月19日,淮北市民李女士与电商及供货商协调解决始终无法达成一致意见的情况下,向本报反映。
在禁渔期内,为大量捕捞虾蟹,犯罪嫌疑人徐某竟然想到使用农药杀灭菊酯“药”虾蟹的办法。近日,绍兴上虞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本案,徐某以非法捕捞水产品罪被判处拘役2个月。
连日来,随着气温逐渐升高,网上各类冷饮销量明显攀升。记者采访了解到,很多打着“进口原料”、“纯手工”等旗号的高端冷饮,例如牛奶冰淇淋、雪糕等深受市民欢迎的。有关人士提醒,部分冷饮除了价格比较高以外,实际的“含金量”其实并不高,打着各种旗号的高端冷饮,有些实际上并没有商家宣传的那么好,消费者在购买时应注意甄别,不要盲目相信广告宣传。
近日,由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功能性营养食品发展专项基金举办的2018第一届中国功能性营养食品发展高峰论坛在上海举办。
夏季气温高升,细菌等微生物繁殖迅速,为消除食品安全风险隐患,杜绝发生群体性食物中毒事故,蓬莱市场监管局加强监督检查,开展夏季食品安全隐患排查专项行动。
伪造食品经营许可证通过第三方平台提供餐饮服务,月售外卖3000余份。近日,合肥市包河区市场监管局查获一起伪造证件提供外卖订餐服务的商家。
近日,上海市奉贤区市场监督管理局通报2018年6月餐饮食品监督抽检情况,共抽检150批次,不合格3批次,样品不合格率为2%。
2018年6月27日,上海市青浦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2018年食品安全监督抽检情况通报(第9期)。据通报,2018年4月20日至2018年5月30日,该局对粮食及其制品、水果制品、蔬菜制品、糕点、乳制品、食用农产品等六大类食品开展监督抽检,共抽检各类食品样品130批次,分别按照相关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进行检验,共发现不合格样品3件次,总体发现样品不合格率为2.31%。
近日,鞍山市食药监局在全市范围内开展食品药品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截至目前,共排查食品生产企业121户、食品销售企业2592户、餐饮服务单位2449户,对于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执法人员责令商家进行整改,对于部分情节严重的,已经立案调查。
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形势稳中向好,食品安全水平明显提高。2017年,食品安全抽检合格率为97.6%,比2016年和2015年提高0.8个百分点。2018年以来,中央和地方出台多项政策措施,强化食品安全监管,继续巩固和发展这一良好势头。
近期,一篇名为《空腹吃荔枝10个孩子死亡!医生呼吁所有人敲醒警钟》的网文在微信朋友圈刷屏。对于文章提到的空腹吃荔枝导致死亡的情况,相城区糖尿病医院医生表示,文中的案例比较罕见,但的确不建议空腹吃荔枝,一次不要太多,以不超过10颗为宜。
近日,攀枝花仁和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在市场检查过程中查处一起加工小作坊涉嫌用过期大米加工米线的案件,现场共查获超保质期大米128袋,货值金额11520元。
盛夏时节,天气渐热。各级学校食堂的食品安全工作成为当前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重中之重。6月初,陕西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通知,对全省学校食堂下一步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与安排,在陕西全省组织开展县级自查、市级交叉检查、省级督查等形式的全省学校食堂大排查。近日,《中国消费者报》记者走访了西安市部分学校食堂,了解食品安全工作的开展和落实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