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端午节的临近,各种端午特色食品开始热销。为确保节日食品安全,净化市场经营秩序,近日,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周王市场监管所早安排、早部署、早行动,积极开展端午节前食品安全专项监管行动。
5月13日,中国和全球农业政策论坛在京召开。论坛发布《中国农业产业发展报告2019》和《2019全球粮食政策报告》,对中国重大农业产业发展问题及未来发展趋势、全球食物和营养安全进行深入探讨。农业农村部党组成员、中国农科院院长唐华俊出席论坛并致辞。
近日,安徽省无为县市场监管局多措并举,开展“问题”辣条专项整治行动,对辖区内各类学校周边销售网点开展全面检查,有效打击制售假劣食品行为,净化食品安全经营环境。
2019年5月15日是全国第26个“防治碘缺乏病日”。深圳市疾控中心介绍,监测显示深圳部分辖区合格碘盐食用率出现下降(低于90%),个别辖区孕妇碘营养不足。
2年前,上海浦东书院镇一名厨师从渔贩高某处花20元买来2条河豚。不久后,该厨师因食用河豚中毒死亡。记者获悉,渔民高某在支付15万元赔偿款,已获得被害人家属的谅解。近日,经上海浦东法院审理,高某因犯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罚金人民币一千元;违法所得予以追缴。
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今天上午召开通报会,通报校园周边食品安全监管情况。4月底以来,为加强校园周边食品安全监管,保障学生饮食健康,省市场监管局部署开展为期一个月的校园周边食品安全集中检查工作。截止到5月15日,全省共检查校园周边食品经营者27861家,抽检检测食品1120批次。
你以为你买的是药,其实是保健食品;你以为你买的是保健食品,其实只是普通食品;你以为你买的是健康减肥等教程,其实真正卖给你的还是食品,甚至是三无产品……半月谈记者调查发现,保健产品近年来不断“变形”,营销手段和途径花样翻新,有的还躲进了监管盲区,对消费者更具有欺骗性。但“万变不离其宗”,这些升级换代后的保健产品,靠忽悠赚取暴利的本质没有任何改变。
夏秋季节是贝毒(麻痹性贝类毒素等)中毒的高发期。为防止贝毒中毒,5月14日,大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消费警示,提醒消费者,夏季谨慎食用海虹(贻贝)、扇贝、蚬子等贝类水产品。
5月15日,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2019年第7期不合格食品风险控制情况通告。
近日,厦门殿前市场监管所联合厦门市生猪定点屠宰大队,对辖区殿前农贸市场及寨上农贸市场周边生鲜肉经营户开展突击检查,检查中共查获并销毁不合格肉品195公斤。
当前正值野生蘑菇生长旺季,为有效遏制和防范采食野生蘑菇中毒,确保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黄山市休宁县多举措开展野生蘑菇中毒防范工作。
连日来,本报对望月路和百祥路交汇处广华星都会二楼外卖加工店乱象进行曝光,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也重拳出击,责令外卖加工店停业整改。一时间,外卖安全问题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我们会积极配合监管部门严查,鼓励大家积极举报。”昨日,美团、饿了么客服就此回应记者。
5月15日,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通报,近期,该局组织抽检豆制品、保健食品、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等3类食品178批次样品,发现不合格样品4批次。
呼和浩特新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以消除学生“小饭桌”存在的安全隐患为导向,采取“五个加强”促进学生“小饭桌”安全规范经营,确保新城区中小学生的饮食安全和身体健康。
据农业农村部网站消息,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办公厅近日发布《关于做好非洲猪瘟病毒检测结果通报和发布的通知》。《通知》规定,农业农村部和市场监管总局按有关程序及规定统一发布信息,其他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公布非洲猪瘟病毒检测相关信息。
5月16日,山东省市场监管局发布关于25批次食品不合格情况的通告2019年第14期(总第198期)。对蔬菜、畜肉、禽肉、水产品等4类食品样品进行了监督抽检,共抽检781批次,不合格样品25批次。
5月13日—14日,山西省市场监管局副巡视员李成瑞一行三人来到平遥县,调研重点食品生产安全监管工作情况。晋中市、平遥县市场监管局有关负责人陪同调研。
5月14日,淄博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通告称,近期,淄博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组织开展了2019年餐饮环节食安护佳节专项抽检工作,本次抽检共抽取了食用农产品,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餐饮食品等三大类食品的120批次样品,抽样检验项目合格样品119批次,不合格样品1批次。